巴德尔

由《信》想到的

信作为一个社会伦理小说,非常地具有日本文学特色,它让主角陷入生活的泥潭,给你展示每个人的无奈,从来都不会有一个称得上出路的结局。到最后,主人公或者说作者自己,也不知道未来将走向哪里。其实他们的文学才是赤裸裸的现实主义,颓丧的少年没有看到振作的希望,受到歧视的社会人也没有摆脱社会有色的目光,我们依旧不知道路会通向何方。但生活就是这样,无数人在过着这样不清不楚,不明不白的日子,还毫无招架之力。它把最真实的社会撕开来,一块块拿给你看。所有与我们从小学习的大道理相违背的那些东西,所有我们教育孩子时候讲出的真理,前者是如此真实地在这个世界存在着,后者在多年之后我们还会期望孩子们真正“懂得”它的意思。就像我们谴责歧视,但潜意识里每天都在做这样的事,一个不经意的玩笑,我们都在嘲笑清洁工呢,而且没有人意识到这样是不对的,尽管我们不会直接说清洁工是低人一等的这种话。总之,日式小说满满的无奈感,一以贯之的沉默的忧伤,就像这个民族给人的颜色一样,氤氲朦胧,偶尔透出丝丝缕缕的阳光,就已经足够让人感动了。对这个民族而言,凄美是天生的,美必然是令人伤感的。

可我们不一样,我们需要奋进和昂扬的东西来证明我们活着,而且活得比他们要好得多。我们底色是鲜亮的红色,是耀眼的金色,这几乎是默认的,那么热烈,那么忙碌,那么义无反顾地抹杀所有颓丧和软弱。

这两种生活说不上哪个更好些,我们总会不自觉地羡慕对方的日子,然后万年不变地过着自己的生活,更多地是习惯使然吧。

看完子棋和方方上海场的演出后,这种沉重感似乎消解了许多,现实主义的沉重被追星女孩儿们的快乐打散了。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好事,但剧场里,台上演的和台下坐的看上去都很开心是真的。我作为第一次追星的老阿姨,看到屏幕上的人物成为现实是一件感觉很微妙的事。并没有想象中的兴奋大叫,这算是我最后的矜持了吧,毕竟年纪摆在这里,但我得承认心跳加速的感觉的确很少女。但所有的这些感觉都是在特定时期,特定情景下的。子棋和方方目前都是我很喜欢的孩子,演技怎样我不好说,毕竟舞台剧肯定是比电视、电影要夸张些的,歌唱得倒是真不错,我想很多观众都是冲着他们唱歌去的,对剧的感觉应该不会有多少,很多姑娘应该全程就是个追星状态,尽管已经很有礼貌地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,和我差不多,但本质还是追星,这点错不了。整部剧的编曲很一般,并没有制作出那些能让人记住的歌曲,某些插入的现代梗,还略显尴尬。趁着几个孩子的热度,好好赚一把,制作公司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,但如果想要这个行业长长久久,制作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。毕竟写歌总比唱歌重要,一首好歌,总不会担心找不到好嗓子去唱的。

我不知道这种剧场热度能持续多久,毕竟从之前的小众文化,门可罗雀,到现在突然火爆,这种落差容易让人迷茫。音乐剧还算好,属于通俗艺术,大家发现看一部音乐剧相当于听一场有剧情的演唱会,还是相当能接受的。但歌剧就不一样了,我们从来没有国外那样欣赏歌剧的文化传统。中国传统的歌剧,应当就是戏曲,尽管大家都承认那是国粹,对它保有极大的尊重,但真正喜欢的人,依旧是那么少。年轻人玩票儿,可能会感兴趣一段时间,但想让它被普罗大众接受、喜爱,还是很不容易的。本国的尚且如此,何况国外的歌剧,毕竟还有文化背景的差异隔在那儿。我们肯定无法想象剧院上演《尼伯龙根的指环》、《漂泊的荷兰人》这类古典剧还能场场爆满,大家还能听得津津有味的场景,毕竟,就算是在国外,也只是一部分人特定阶层的人喜欢而已。这不是文化水准差异的问题,更多的是文化习惯不同。

受大众欢迎的,要么是能引起观众情感共鸣,要么是入了大众审美的眼,大家都觉得好听好看,这才是现实问题。所以,与其等着这波热度过后,剧场又归于平静,不如认认真真好好做剧,留下经得住时间洗练的作品,行业才能真的长长久久下去。

至于这些受益的孩子们,总体而言,对他们是好事儿。因为孩子都是好孩子,无论是哪个节目出来的孩子,都不错。行业状态,个人努力,还有各种机缘巧合,成就他们将来不一样的人生。我真的挺好奇,这群孩子们将来会怎样的。不是以一个追星老阿姨的心态,而纯粹是观察者的视角来看。或好或坏,都是他们需要承受的,况且,大多数人的家世背景并不差,他们也不是什么孤身闯荡娱乐圈的小可怜,恐怕这也仅仅是另一波星二代的成长故事罢了。

而普通观众从中得到了什么呢?我想仅仅是一段少女时期的美好记忆而已。曾经那么在意,那么殚精竭虑,每天秃头,用爱发电,还会经历很多毫无意义的争执和撕扯,这些在我一个旁观者看来,非常有趣,看她们以一种职场般认真的态度来做一件本属娱乐的事情,本身就非常可乐了。很多人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找到一种情感归属,不是说一定以哪个孩子作为情感归属的对象,事实上,她们喜欢的孩子,也只是喜欢她们以为的样子而已。她们爱的始终是自己的想象,这点我也是一样的。她们创作许多故事,画许多画,为孩子们编织了无数荡气回肠、爱恨情仇,所有的一切创作,是她们自己情感世界的表达而已。应该说,这些孩子只是她们灵感的缪斯。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,脑中想象的美好需要一个具体的形态,但我们大多数人的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那么美好的形态出现,然后这些孩子出现了,在商业的包装运作下,他们符合所有想象的美好,这就给了大家充足的创作动力,从他们的形象出发,又创造出更多的美好,这也算是一个良性循环吧。

至于另一些人的冷嘲热讽,大可不必在意。衰老的不可抑制地在走向衰老,狭隘、自负、缺乏包容度的衰老,从不值得人们难过。总有一天,他们会明白,他们所看不上的,恰恰是代表了未来的。


评论

热度(14)